放映員故事 | 光影守護者——劉旭東
2024-7-13
公益電影放映,不僅是一項深入民心的工程,更是強化基層文化建設、促進鄉(xiāng)村精神文明躍升的關鍵舉措。作為“文化惠民”的先鋒使者,基層電影放映員們以不懈的努力與奉獻,點亮了鄉(xiāng)村的夜空,讓文化的光芒通過銀幕灑滿田野。
劉旭東,這位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的公益電影放映員,便是這眾多文化播種者中的杰出代表。他榮獲了靈臺縣道德模范、縣“七凈一規(guī)范”戶帶頭人、縣優(yōu)秀駕駛員無計分稱號,并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及勞動宣傳者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電影的熱愛與對鄉(xiāng)村的深情。
出身于70年代農村的他,自幼便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兒時為了看一場膠片電影,不惜跋涉十多里路,那汽油發(fā)電機的轟鳴聲至今仍回響在他的記憶中。命運的輪轉,讓他在2017年有幸成為甘肅飛天農村數(shù)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的一員,肩負起為靈臺縣18個行政村及7所學校帶去光影盛宴的重任。從此,他的“光影人生”正式拉開序幕。
一輛滿載希望的運輸車、一方承載夢想的銀幕、一臺播撒文化的放映機,伴隨著劉旭東度過了七個春秋的放映之路。他每日與村委會緊密溝通,通過微信群傳遞電影資訊,確保村民們不錯過每一場視聽盛宴。自費購置的小板凳,讓每一位觀眾都能舒適地享受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時光。為了確保放映的順利進行,劉旭東總是提前數(shù)小時開始忙碌,從設備檢查到現(xiàn)場布置,事無巨細,親力親為。
隨著政府對鄉(xiāng)村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,農村面貌煥然一新。劉旭東放映的影片種類也愈發(fā)豐富,從紅色經典《舉起手來》、《小兵張嘎》到滿足老人喜好的秦腔戲曲片,再到孩子們鐘愛的動畫片《蜘蛛俠》,每一部電影都精準對接了村民們的文化需求。他手中的筆記本,密密麻麻記錄著村民們的觀影反饋與期待,成為他不斷優(yōu)化放映內容的寶貴指南。
每天往返40公里的路程,對劉旭東而言是責任也是挑戰(zhàn)。深夜歸家,疲憊卻滿足。他深知,正是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,讓更多人感受到電影的魅力,用光影連接起人心,為鄉(xiāng)村帶來歡樂與希望。2000余場電影的背后,是他對事業(yè)的忠誠與熱愛,是他用電影為鄉(xiāng)村鋪設的精神之路。
甘肅飛天農村數(shù)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
上篇:
下篇: